维也纳(奥地利),9月1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支持下,六个亚洲国家的农民成功地通过核衍生的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提高了水稻产量。
大米是亚洲60%人口的主食,主要在该区域种植和消费,约占全球水稻作物的90%。亚洲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35亿公顷,就业人数超过3亿。然而,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了水稻生产的不足。提高水稻产量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改善农民生计至关重要。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方案提供的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培训之后,亚洲11个国家的农民一直在采用气候智能型农业做法。孟加拉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越南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就,每公顷水稻产量从1吨增加到2.5吨。
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优化肥料和水的使用,以提高农业效率,同时保持土壤健康。这些技术已被许多国家的农民成功地采用,从而以可持续的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盈利能力。
例如,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农民接受了应用气候智能型农业技术以优化生产力的培训,例如国际原子能机构/粮农组织综合方案,该方案结合了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化学和有机肥料。这导致了水稻产量的显著增加,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六个地区的田间试验中,巴斯玛蒂水稻的产量增加了188%,长粒水稻的产量增加了176%。这些做法不仅促进了该地区的粮食供应和安全,而且还促进了可在其他国家复制的可持续农业方法。
国际原子能机构援引孟加拉国农民巴布尔•侯赛因(Babul Hossain)的话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采用这些创新做法,提高农业生产率,为我提供额外收入。”“这种做法已经流行起来,并鼓舞了其他当地农业社区。”
一直在进行气候智能型农业试验的孟加拉国农业大学教授Mohammad Jahangir说,原子能机构/粮农组织的气候智能型农业联合方法还使稻田的氨排放量减少了36%。他补充说:“在气候智能型农业方法下,土壤变得肥沃,能够抵御气候压力。”减少氨排放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巴基斯坦坦多贾姆核农业研究所(NIA)的科学家Javed Shah说:“原子能机构综合方案之后的生产力提高说明了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的结合如何能够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土壤健康,为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和谐共存的未来铺平了道路。”
“核科学技术在发展气候智能型农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气候智能型水稻生产的成果证明了这些做法在提高可持续性和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潜力,并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主任Mohammad Zaman说。(ANI (WAM)
本文来自作者[依菱]投稿,不代表往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wltrip.cn/zsfx/202505-7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往来号的签约作者“依菱”!
希望本篇文章《国际原子能机构与粮农组织助力农民通过核衍生农业提升作物产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往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维也纳(奥地利),9月1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支持下,六个亚洲国家的农民成功地通过核衍生的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提高了...